中郡运营与巴林左旗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招商动态 |2017-01-18
2017年1月11日,中郡运营(北方中郡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与巴林左旗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特色旅游名镇的建设与开发、特色产业聚集区的建设与开发、存量资产建设提升与委托运营等。
巴林左旗位于赤峰市北部,总面积6644平方公里,总人口36万,由蒙、汉、回、满等16个民族构成,是一个农牧林矿结合的经济区,也是内蒙古自治区31个国家级贫困旗之一。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富河文化、契丹•辽文化的发祥地,契丹民族在此建立了“草原第一都”,作为辽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200余年。旗政府所在地林东镇城南即为辽代都城——辽上京遗址。
巴林左旗资源富集、产业复合,具备产城融合、城乡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先决条件,现有的有色产业、驴产业、笤帚苗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发展态势良好、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次合作,巴林左旗人民政府与中郡运营双方采用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社会资本的公私合作模式)进行合作,双方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由中郡运营牵头发起的生态功能区PPP联盟,将共同参与投资。该联盟由中郡运营,海通恒信,百度公司,蒙草生态,景域集团,派格传媒,锐思维咨询等20家公司发起。基于生态功能区的PPP投资,就是着力化解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突出矛盾,将绿水青山转化为资产,培育生态友好型产业,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生态功能区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普遍存在生态脆弱、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财政状况较差等情况,面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如何盘活生态资产,将县域内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
据了解,中郡运营是中国生态功能区产业运营商,立足于搭建区域产业运营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战略规划、投融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导入以及品牌运营等一揽子服务,以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为前提,从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全域旅游,智慧系统,区域品牌,核心产业六大模块推进区域投资开发。
中郡运营相关负责人认为,为生态功能区设计PPP项目,第一件事是给这个地区找到独一无二的资源禀赋,把资源转化为资产,并培育为一个产业。而中郡运营成立以来,致力于综合各类融资工具,整合资本,为政府、产业投资商、中小企业和原住民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把固定资产运营起来,为县域经济提供发展动力。
【中郡运营·中国生态功能区产业运营商】
中郡运营·生态功能区产业运营商。立足于搭建区域产业运营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战略规划,投融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配套,产业导入以及品牌运营等一揽子服务。公司业务包括:县域经济咨询,PPP业务,品牌运营,招商引资,产业投资等领域。
中郡运营以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为前提,规划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通过PPP模式整合资本,投资区域开发,整体品牌打造以及优势产业招商引资,推动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最终实现县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郡运营牵头的阿尔山生态县域PPP项目及满洲里中俄蒙风情大道综合整治PPP项目均已进入国家示范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