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专项推进会议—赤峰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工作再次发力
| 招商动态 |2017-04-26
为深入贯彻落实赤峰市委第七届二次全委会和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安排部署2017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特色旅游名镇和乡村旅游工作任务。4月24日和25日,赤峰市在新城区福兴东方精品酒楼召开了为期两天的“全市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郭玉峰、市委农工部、旅游局、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及各旗县区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副旗县长、旅游局长、旅游重点乡镇苏木党委书记、镇长等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赤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郭玉峰发表了重要讲话;红山区、巴林左旗、宁城县、喀喇沁旗、克旗政府相关负责人就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做了经验交流;来自北京和赤峰本地区的具有深厚研究功底和实际指导经验的专家、学者在旅游特色小镇策划和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代经营管理模式方面,对与会人员进行了培训,场下学者认真听取记录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
赤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郭玉峰在讲话中回顾了2016年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他说,2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旅游发展大会。市委、市政府立足于资源、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产业基础,对旅游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认真审视,站在赤峰和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赤峰市新的支柱产业,把我市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市,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宏伟目标。从今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旅游业发展“二二五”三步走的攻坚行动计划,确定了全市旅游业建设重点、投资规模和实现路径。到2025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均比2020年实现翻番。实现旅游市场结构的国际化,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今天的会议,是市委、市政府继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之后召开的又一次重要的旅游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我市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发展工作。
郭玉峰说,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是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践行大景区开发和乡村旅游发展并重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加大硬件投入力度,强壮乡村旅游的筋骨。全市应以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建设为重点,推进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发展乡村养生度假、康体运动、生态休闲、异地旅居、农事体验、民俗节庆、自驾游营地等旅游新业态。建设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庄园、休闲牧场、沙漠牧场和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保护民族村落、古村古镇。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开展百名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抓好环市区30公里休闲度假旅游圈建设。实施“百村千户万人”乡村旅游扶贫工程,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将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建设成为全域旅游的骨干产品,大众旅游的休闲体验基地,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工程。
按照全市旅游业跨越发展“二二五”三步走的战略,到2020年全市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是:2017至2018年,续建克旗温泉小镇、阿旗汗廷音乐小镇、喀旗雷营子生态文化小镇、松山区金河谷小镇,新建八里罕温泉小镇、左旗契丹风情小镇、美林谷冰雪小镇、龙山温泉小镇、阿旗新平水镇、松山区大河西古堡小镇等10个旅游特色小镇,2018年力争将10个旅游特色小镇基本建成并初具规模。同时,培育100个旅游重点村,发展2000个旅游接待户,发展20个休闲农牧场(休闲庄园)。2019至2020年,建成10个中国特色旅游名镇,10个国家级美丽宜居小镇,10个历史文化小镇(中国传统古村落),20个特色休闲街区,50个休闲农牧场(休闲庄园),200个旅游重点村,3000个旅游接待户。
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要重点做好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发展,发挥现代交通对旅游名镇的牵引带动作用,打造“环城、依景、沿线”的特色旅游名镇名村聚集区。重点培育环中心城区生态休闲核心旅游圈、茅荆坝百公里山水田园旅游带、黑里河森林生态旅游带、翁旗东部和敖汉旗北部大漠休闲牧场旅游带、大通道自驾驿站服务旅游带的建设。形成旅游特色名镇名村“一核四带”的空间布局;探索市场化运作方式,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开发建设;推广宁城县八里罕温泉小镇、喀旗龙山温泉小镇的大企业引入模式,阿旗新平村大企业投资+经营主体运营+合作社的合作开发模式,巴林左旗柴达木契丹风情小镇、林西县海堂湖村的移民新村+政府各部门综合推动+农牧民合作社协同推进模式,松山区大河西古堡小镇、克旗福盛号村、四义号村的公司(景区)+农户合作模式,喀旗雷营子村的合作社+引入名牌企业托管+农户经营模式。建立以农牧民为主体,农牧民参与和受益的公平合理的运行机制。引入大企业开发乡村旅游,兴办特色产业。挖掘乡村生态、村落风情、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庄园、农业主题公园、农(牧)家乐旅游专业村等特色资源,拓展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突出民族民俗特色,提升旅游品质,打造旅游特色名镇名村。重点指导克旗热水、乌兰布统、白音查干、达里诺尔、同兴、小红山子、林西新城子、右旗巴林湖、索布日嘎、幸福之路、左旗上京新城、柴达木、阿旗新平、巴彦温都、汗庭音乐小镇、翁旗乌敦套海、喀旗美林谷、马鞍山、龙山、宁城八里罕温泉、敖汉林家地、红山区文钟、松山区当铺地、老府、三座店、大夫营子、元宝山区前进村、大营子等地的旅游名镇名村建设。着力培育乡村自驾游基地、房车露营地、乡村研学旅行基地、健康养生基地、乡村书院、乡村咖啡屋、乡村民俗创意体验馆等新型产品业态。依托农、林、牧、渔等产业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园、各类采摘园、垂钓园、四季赏花园、大地田园景观等;发展乡村咖啡屋、休闲茶吧、面包坊、啤酒屋、乡村足浴、乡村书院、乡村剧场、郊野垂钓乐园等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发展旅游度假小镇、乡村主题度假酒店、精品民宿客栈、国际驿站、乡村俱乐部、乡村度假庄园、户外运动基地等乡村旅游度假产品;挖掘乡土美食,活化农村生活场景体验,开发农耕体验、做一天蒙古人、过大年等民俗农事体验产品。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商品。建设自驾车房车露营基地,开发房车体验、露营、车友俱乐部、汽车主题酒店、汽车特技表演等房车露营体验产品;建设以乡土乡情、县情市情为主题的乡村研学旅行基地和线路;推动乡村旅游与养老业、健康服务业有机结合,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乡村休闲养生度假产品。挖掘乡土文化,引进文化名人,设立名人创作室,建设文化、影视、婚纱摄影等创作基地。借鉴先进地区“美丽乡村旅游直通车”经验,开通“旅游直通车”。推进乡村旅游慢行系统,优先在特色小镇、乡村旅游集聚区规划建设。打造乡村旅游智慧营销平台,提供乡村旅游智慧导航,培育一批智慧乡村旅游示范村。增设乡村旅游商业网点,引导连锁、品牌、老字号及地方特色商品等零售、餐饮、休闲服务企业在乡村旅游集聚区开设网点。编印赤峰乡村自驾游手册,全力开拓自驾游、落地自驾、自游行市场。编印赤峰乡村旅游地图,打造节庆品牌,整合全市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资源,形成全市乡村旅游节庆品牌联动效应。强化主题营销,支持各地举办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和市场影响力的乡村旅游主题营销活动,大力推介赤峰“百果园”系列、“四季美食”系列和“四季赏花地”、“十佳乡村度假地”、“十佳旅游度假小镇”、“十佳乡村婚庆基地”、“十佳特色休闲农庄”等。开展“跟着美食乡村游”、“自驾巡游”、“落地自驾感受乡村”等主题活动。
郭玉峰在讲话中强调了2017年的工作任务。他说,2017年是推动旅游业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全市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各旗县区要在全域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旅游重点村镇按历史古村落、民族民俗、特色产业、景区依托等类型进行梳理,规划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包括中国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旅游名镇、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国家、自治区级品牌和休闲农牧场、休闲庄园、沙漠牧场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品牌旅游产品;要建立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项目库,做好近期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的项目准备工作。各旗县区要在全域旅游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对本地区旅游重点村镇按历史古村落、民族民俗、特色产业、景区依托等类型进行梳理,规划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特色名镇名村,包括中国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旅游名镇、中国传统古村落等国家、自治区级品牌和休闲农牧场、休闲庄园、沙漠牧场等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品牌旅游产品。对在此次会议上对接的2017年旅游名镇、20个续建的旅游示范村、60个拟建、新建的旅游重点村、重点休闲园区、乡村旅游公路等新建和扩建项目建立《旅游特色名镇和乡村旅游重点项目一览表》,各旗县区每半月汇总上报工作情况和工程进度。
出游、投稿、合作等欢迎大家积极私信小编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